2008年10月22日

蔡逸儒 从李光耀对中国的评论谈起

李光耀资政近日在新加坡《行动报》发表署名评论,回忆他在文革末期首度访问中国大陆的景象,并以其不久前与老布什、基辛格在北京莱佛士酒店共进晚餐为引,说明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和今天的反差是惊人的,使人不得不对中国30年来的变化感受极为深刻。这次奥运开幕式向世界传达的信息就是:中国人是团结、有组织的,而且已经重新站起来了。

  简单地说,李资政的观点是,中国已经再次崛起,中国人已经向世界表明,他们有能力创造21世纪的先进文明,与西方的任何其他国家平起平坐,但也正因为中国不再像过去那么轻易地受人摆布了,欧洲和美国的很多人虽然都对中国的崛起印象深刻,但却也不乏担心,因为大家对于中国的发展方向还有不确定感。所以李资政也正确指出,为了让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崛起感到安心,中国人不应该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民族优越感。中国人必须谦虚谨慎,以便让世界各国相信,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

进步之中还有问题

  说实在的,奥运后的北京确实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从硬体建设到软体配合都有相当大的改变,但更重要的可能还是思维、心态的变化。李资政的整体观察和结论是相当的正确,中国确实已然透过融入国际社会,接受国际行为规范,重新和平崛起。一个古老的帝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终于不但能够与列强平等相处,甚至还能超越,这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期望。这也是笔者为何会在奥运会期间,于8月11日在本报发表“不一样的中国”专文的主要原因。中国的和平崛起可以让全世界的中国人与华人感到与有荣焉。

  不过,笔者也曾指出,奥运的本身不可能改变一切,但中国大陆这些年来的发展已经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众人的思维与心态,一个理性、自信、具有安全感,不带悲情的中国,能够回到中国固有文明的基础上,以和谐、和解、和平的政策,和安邻、睦邻、富邻的具体作为,用王道而非霸道的方法,周旋于列国之间,济弱扶倾之余,也加速自己的政治改革,保障人民的权利与义务,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一条不同于西方唯一的发展道路,大家乐见一个文明、理性、王道、民主、现代化的新中国,这才是大家要共同努力的目标。李资政讲的其实就是这些。

  根据同一思路,虽然许多人愿意抱着欢欣鼓舞的态度来看待中国的成长与发展,但大家也不妨再来看看中国大陆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可以改善的地方。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是全方位、多面向的,不能完全只由宏观的国际政治影响力、经济成长数字,庞大的外贸顺差、外汇存底,或大国外交成就的角度出发,还应该落实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培养民本思想、重视法治教育、鼓励公民社会、澄清吏治、维护民权与人权这些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社会风气需要改变

  反中、反华人士当然戴着有色眼光,观察、批评、挖苦中国,但对大陆持有善意的友好人士也不能昧着良心,侈称中国已然尽善尽美,生活在共产体制下的中国人民对此感受最为深刻。大家虽然对于国家、民族的前景抱着乐观的期待,但多数人对贪官污吏的横行,对于社会公义的不能彰显,对于贫富悬殊的日益扩大,对于官僚特权作风的泛滥,对于现代公民意识的无法落实,对于媒体自由的受到制约,对于政府决策的不够透明,对于政治仍然不够民主,对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还是有深层的不满。笔者前述所提诸多问题确实都有很大改善的空间。

  政治人物及知识分子习于从所谓的战略高度,或理性抉择的宏观角度来看待问题,但却往往忽略了一般民众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切身感受。不错,从所有大的面向看来,不管是在经济、政治、外交、国防、科学方面,中国确实都是在往中兴、富强的道路上持续、快速的前进,将来的历史会为这一代中国人的努力,邓小平的革新变法给予最高的评价,东方的巨龙终于觉醒,或许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终将成为事实,但在欣喜之余,如何努力使中国成为一个更为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民治、民有、民享的社会恐怕也是时候了。

  物质生活的改善当然重要,国力的提升显然不能轻忽,中国的和平崛起让人欣慰,但与此同时,如何使中国更成为一个富而好礼的社会,提升全民的生活品质,改善社会风气同样也是当前努力的目标。好友国大东亚所所长郑永年多年来一再强调、鼓吹中国应该进一步的建立制度,更是当务之急,不宜再有延宕。大家加油。
作者是中国文化大学中山所教授

没有评论: